荐文丨李华胤: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与现实价值

时间:2022/6/2 10:20:20 作者:李华胤 来源:《中国农村观察》2022年第3期 阅读:1090

摘要: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立足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实践,以发展和系统的眼光审视乡愁,把乡愁从情感命题升华为“文明传承和文明新形态”的国家发展命题,将乡愁的地理空间从乡村拓展到城市、祖国,使乡愁从传统走向现代,赋予了乡愁更深层次的时代意蕴;在理论和方法上提出中国式的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建设要以留住乡愁为基本前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留住乡愁,乡愁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情感营养、文化滋养和方法补养,彼此之间是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的关系。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传承于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乡土文化,根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固有的农村情怀,凝练于中国城乡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植根于习近平工作经历中缔结的农村情结。其核心要义是:擘画新时代乡村振兴宏大蓝图、深刻描摹现代化城乡关系新谱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基础、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乡愁文化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还提供了方法指南,对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城乡深度融合、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

乡愁现象是任何农业国家迈向现代化国家过程中都会发生的世界性命题。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性决定着中国乡愁的独特性。中国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乡音难改、乡情难忘、乡亲难舍、乡土难离的乡愁情怀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家园里。这种情怀集中体现为中华民族成员的乡土情结,它内含家国情怀、爱国爱乡情感,集中体现着人们对家园故乡、家乡风情、祖国故土的眷念热爱与情感归属,体现着人们回报桑梓、建设家乡的满腔热情与赤诚执念。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乡愁,乡愁是人们的心灵之根。乡愁是情感的,也是物质的;是文化的,也是社会的;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农村的,也是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是人们对经受现代化冲击的历史印记、文化传统、生活记忆、生态风光以及伦理价值观念的怀念情感。在城乡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国家如何处理历史上累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印记,有效实现乡愁情感及元素与现代化相衔接,使乡愁元素迸发时代生命力,是重要课题。习近平不仅自己表达乡愁,而且基于实地考察对乡愁进行了系统性、创新性的阐释,为新时代在留住乡愁中实现城乡一体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新型城镇化道路、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价值基础。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物质与意识的统一、城市与乡村的统一,为中国文明新形态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


一、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的生成之源


现代乡愁既根源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口流动,也根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传统;既有历史所赋予的特定文化思想,也有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涵。习近平着眼于乡村振兴与城乡现代化、着眼于人民幸福生活与民族复兴,对乡愁做了系列阐释和多维解读,是个人情感与国家发展、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实践等叠加催生的发展思想。


(一)传承于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乡土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乡村故土就有浓厚的情感,既有思乡恋乡、安土重迁、回馈乡里的情感牵挂,也有衣锦还乡、告老还乡、魂归故土的情感执念。这种乡土情结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深处,对乡土风貌的记忆、对乡村生活的怀念、对乡亲的挂念等构成乡愁情感的重要内容。费孝通(2008)将中国定义为“乡土中国”,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中国”不是说中国“土”,而是意在说明中国文明的乡土性。乡土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国人民朴素而自然的性格,而且给中国人民建设家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撑。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记载着村居悠然、田园耕作、山水寄情、牧童吹笛、莺飞草长、鸡鸣狗吠等各种对乡村美好生活的记忆与向往;记录着在外游子的拳拳乡愁之情,例如“乡梦断,旋魂孤”“独在异乡为异客”“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记录着异乡人还乡的复杂情感,如“青春作伴好还乡”“乡音无改鬓毛衰”。乡愁因乡村地缘关系而生,因乡村地缘生活而成,因背井离乡而起,构成中国人独特的乡土文化。乡愁情感既给人们提供情感寄托,使人们在思乡、还乡的情感支撑中不断前行和奋进;又延展出与思家、思乡、思国相对称的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感,生发出家国一体意识和家国情怀,形塑着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


习近平关于乡愁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华民族固有乡愁情怀的继承和凝练,体现了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的血脉延续性。厚重悠久的中华文化是乡愁的“根”。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前行的支撑力量和精神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种精神命脉具体体现为人们对家、对家乡、对国家的难以割舍、无限热爱的乡愁之情。“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乡愁则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内涵和见证。乡愁与中华文化紧密联系,中华文化也赋予了乡愁特定的内涵。“乡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离家离乡人的乡愁是思家思乡,离开祖国的人的乡愁则是思家思乡思国。习近平所论及的“这个地方”超越了传统乡愁所指的纯粹的乡村地理空间,在现代化进程中泛指过去生活过的地方,不仅包括乡村,也包括城市,还包括祖国。因此,在中国人的乡愁里,思家思乡思国与爱家爱乡爱国是一体化的,这也是中国乡愁的独特性所在。对于身处异国的人而言,思乡的同时也是思念家乡故土所立基的祖国。习近平在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谈道:“旅美侨胞有着勤奋敬业的优秀品质,也有着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你们情系桑梓,关心祖国前途命运。”在习近平看来,乡愁的最高层级就是家国情感,是中华儿女彼此相连的精神血脉和情感纽带。乡愁是农耕文明、乡土文化的核心体现,与家国情怀紧密联系、高度统一。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传承于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体现了爱家爱乡爱国相统一、思家思乡思国相统一的历史文化。


(二)根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固有的农村情怀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农村和农民发挥了重要作用。依靠农民、发动农民,农村和农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后盾。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历史也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特而深厚的农村情怀和农民情结。热爱农村、尊重农民、始终情系乡亲父老的赤子之心在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有着深刻的体现。在革命年代,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延安等地与农民共生产、同生活,生发出浓厚的农村情怀和农民情结。习仲勋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并认为“农村是一个大学校,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宝库,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邓小平则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虽然离开了农村,但始终牵挂着乡亲。农民将军甘祖昌辞职回家当农民29年,带领乡亲建设家乡。正是因为有始终不忘乡亲、不忘乡情的农村情怀,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才始终坚持农民本色,秉承勤劳守正、艰苦奋斗、满怀桑梓的优良传统。这种“农民之子”的乡愁情怀深深地烙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里,这些精神品质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涌现出了焦裕禄、龚全珍、沈浩、张桂梅等一大批用生命和实际行动践行爱家爱乡爱国情怀的模范党员。


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农村情怀外显为“情系农村、牵挂农民”的独特乡愁,升华为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勤政为民的精神品质。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史中所积淀的农村情怀和农民情结。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真切地表达了自己的乡愁,流露自己对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情感。“我曾在中国西部地区当过7年农民,还当过一村之长,我在中国河北、福建、浙江和上海等省市任职时也都领导或分管过农业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很有感情。”不仅如此,习近平还在实地考察和调研中强调和阐释乡愁,把乡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他在吉林调研时指出:“新农村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乡土味道和民族风情,注重补农村的短板、扬农村的长处,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在习近平看来,乡愁是新时代人民的诉求,是城乡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可见,习近平对乡愁的表达、阐述和理解,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固有农村情怀的延续和升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为人民谋幸福的博大情怀。


(三)凝练于中国城乡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启并迈入现代国家建设进程,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构成中国国家现代化的两个重要内容。在“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方针下,城市现代化优先于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成为城市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并因此形成城乡二元的发展格局。改革开放后,以农村为改革起点开启了新的城乡现代化进程。但随着改革重点转向城市,城市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以农支工,城乡现代化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进入21世纪,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确立了“以工支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格局。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在湖南湘西考察工作时提出了“要分类指导,把工作做细,精准扶贫”的扶贫方略。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从城乡两个部分来看中国的现代化,不难发现,乡村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是失衡的。也正是这样的不均衡现代化,才导致了“乡村病”和“城市病”,同时催生出城乡一体两面的乡愁。


从国家现代化的角度看,乡愁是城乡发展问题。现代化发展的病症要用现代化的方法予以解决,关键的问题是以什么方式实现现代化和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中国的每一个村庄和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它们构成每个人独有的乡愁记忆。中国的城乡建设亦不能抛却中国的城乡历史和文化。习近平非常重视城乡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传承。“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要花大气力去劈山填海,很多山城、水城很有特色,完全可以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城乡一体化发展,完全可以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习近平强调的城乡现代化既不是西方现代化的翻版,也不是简单的城市化,而是要立足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的城乡现代化。对此,他指出:“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中国城乡现代化的未来是艺术化、生活化、生态化和文化化。要实现这样的城乡现代化,就要留住城市和乡村的乡愁记忆。“搞新农村建设,决不是要把这些乡情美景都弄没了,而是要让它们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城市建设要“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可以看出,习近平是将乡愁统一到城乡现代化的实践中进行审视和论述的,乡愁面向的是城市和乡村,面向的是城乡居民。新时代城乡现代化实践要走中国道路,关键之一是重视城市和乡村的乡愁记忆,在传承历史文化基因中建设现代化的人文城乡、生态城乡和生活城乡。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是对70多年中国城乡现代化实践的凝练和升华,赋予了新时代城乡现代化更多的情感意义、人文意义和共同体意义。


(四)植根于习近平工作经历中缔结的农村情结


乡愁具有个体属性。对于个体来说,乡愁源于个人在某个地方长期生活或工作经历中所产生的空间依存感和联系感。习近平的农村工作经历是他个人乡愁情感的基础。他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中与村民结下了难分难舍的情感,并成为他个人独有的乡愁记忆。在这份乡愁里,既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具体的乡愁体现为他对梁家河的牵挂和想念,既有对那一碗酸菜的回忆,也有对与村民共同劳动的怀念。“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我那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都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那个酸菜很久不吃还挺想的。”也正因为这一份乡愁,习近平先后四次给梁家河村民回信,并用“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形容对梁家河的思念。在谈到对梁家河、陕北高原的情感时,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2007年,习近平在给梁家河村民的回信中称,自己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村度过的难忘的七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过的、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艰苦而务实的农村工作经历使习近平深度融入农村,与陕北高原的农民建立了紧密的血肉联系和亲人般的深厚情感,并构成其独有的乡愁。这份乡愁也逐步内化为一种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幸福的大情怀,升华为一种情系全国所有村庄的乡愁情怀。这是习近平个人抽象的乡愁、升华的乡愁。“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做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可见,习近平的乡愁既在梁家河,又在全国千万个“梁家河”。它既体现为对人民无限牵挂、赤诚热爱的博大情怀,也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扎根人民、与人民命运与共的乡愁情怀。正如他所说:“我这个人呢是有农村情结的。……现在我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啊,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因此,习近平对乡愁的阐述植根于他扎实的农村工作经历,是对共产党人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优良作风的传承与内化,是个人的农村情结与中国共产党人“三农”情怀相结合的思想结晶。


二、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有中国现代化伟大实践的渊源。中华民族的乡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农村情怀、中国城乡现代化实践、个人农村情结是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的生成之源。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论及乡愁时,始终面向新时代的中国现代化实践。乡愁因城乡现代化发展之困而生,也要用发展的方法来解决。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体现了城乡现代化建设的系统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人、自然、历史、文化、城乡展开阐述,包括五大核心要义,即乡兴要义(乡村振兴)、空间要义(新型城乡关系)、生态要义(生态文明建设)、人的要义(留住中国人民的乡愁)、文化要义(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


(一)乡兴要义:探索留住乡愁的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中国从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乡愁体现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情感宣泄,浅层次的原因是个体的“离乡进城”或“家乡难返”,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快速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败引致的生态恶化、乡村文化式微、道德沦丧等问题,导致乡愁的物质元素、空间元素、文化元素和观念元素逐渐消逝。从发展的视角看,乡愁即“为乡村的发展而生愁”,自然也只能靠发展来纾解,也就是“乡兴”,即“以乡村的振兴来解愁”。乡兴是乡愁问题的解决路径。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现代性为价值追求;但乡愁以传统性为主要特征。由此,乡愁与乡村振兴构成一组相对关系。科学辩证地认识乡愁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是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农村现代化”这一问题的前提。


乡村振兴是一场伟大的国家工程,强调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和要求对乡村进行规划、重塑和建构。但这绝不意味着要参照西方国家农村现代化的模式进行翻版和再版,而是要以中国乡村的“底板”为基础探索和实现“中国版本”的农村现代化。中国乡村的“底板”是历史延续下来的、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乡村。这是中国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每一个村庄都有其独特的乡愁,在传承乡愁记忆中推进乡村振兴就赋予了乡村振兴以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习近平在贵州花茂村考察调研时谈道:“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人们能在花茂村找到乡愁的根本原因是在留住乡愁、重塑乡愁的基础上实施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引起了城乡居民的情感共鸣,共同的乡愁记忆在情感的联结和互动中迸发出巨大价值。


可见,在习近平看来,乡村振兴不是去传统化、去历史化、去乡愁化,而是要留住乡愁、利用乡愁。乡愁与乡村振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乡村振兴的乡愁只能是“愁乡”,失去乡愁的乡村振兴也只能是缺了人情味的形式化振兴,结果必然产生新的“愁”。用发展的方法把乡愁保留好、传承好、建设好,就留住了人,村庄发展就有了活力;反过来,村庄发展好了,就有更好的条件和能力把乡愁传承好。乡愁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彰显了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面貌。由于地域、历史、文化风俗具有差异性,每一个村庄的乡愁印记不尽相同。乡愁的内容不同,留住乡愁的形式就不同,乡村振兴的路径也必然要有差异性和针对性。正如习近平所说:“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要因地制宜,找到乡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点,将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乡愁振兴乡村之路,这才符合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总要求。因此,习近平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去认识乡愁,用发展的视野审视乡愁,在辩证认识和科学处理乡愁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上擘画了乡村振兴实践蓝图。留住乡愁式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根本要求,也是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二)空间要义:建构以乡愁为纽带的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实践命题。高质量的国家现代化以现代化的城乡关系为基础。恩格斯认为,断定人们只有在消除城乡对立后才能从他们以往历史所铸造的枷锁中完全解放出来,这完全不是空想。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城乡关系,着力消除城乡分离,推进城乡融合。习近平反复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城乡融合不仅在于经济、市场、人才、技术、政策等基础要素的融合,还在于文化的融合和情感的融合。乡愁情感以特定的空间为寄托。寄托乡愁的地理空间主要指乡村空间,当然也包括承载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城市空间。乡愁是城乡居民共同的情感,以共同的中华文化为基础。乡愁作为城乡居民共同的情感纽带,可以推进城乡文化隔膜的消除,重新界定城乡关系。


乡愁是人的情感,在人的情感意义上是不区分城乡的。城里人、农村人都有乡愁;乡愁的印记既存在于城市空间,也存在于乡村空间。因此,习近平在城市和农村同步、同期论述和阐释乡愁。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城乡乡愁是一体的,不分离的,统合于人民情感需要和中华历史文化共同体。在城市,习近平强调:“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城市是中国人民的城市,要留住城市的乡愁记忆,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生态、人文,才能彰显中国城市建设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在农村,习近平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由此可见,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人们的乡愁。城市不仅有城市人的乡愁记忆,也有农村人对城市所蕴藏的历史文化的乡愁记忆;农村既有农村人的乡愁记忆,也有城市人对农村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的乡愁记忆。中国城市和农村的乡愁既各具特色,又彼此包容和联系。这是由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和中华文明的农耕性所决定的。共同的乡愁记忆是城乡关系的文化连接点和情感融合点,有机统一于城乡一体化建设体系。城乡一体化既不是简单的农村城市化,也不是机械地模仿西方国家的城市建设。“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绝不是要把农村都变成城市,把农村居民点都变成高楼大厦。”具体来说,要从中国本土出发,找到城乡关系的有效衔接点,至少在乡愁这个点上,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从来就没有真正分离过,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型城镇是城乡融合、城乡联系的纽带。要“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不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在习近平看来,城市和农村在乡愁的情感和文化意义上是一体化的,彼此联系,城乡乡愁是不分离的。城乡乡愁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一脉相承的农耕文明和中华优秀文化。乡愁文化是城乡居民的共同记忆,是城乡互动融合的历史文化基础。把城市建设得更像中国的城市,把乡村振兴得更像中国的乡村,关键要在共同的乡愁记忆中自然建立一种内生的、有机的、互动的现代化城乡关系。因此,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的本质是从文化、情感维度对新时代新型城乡关系进行深刻描摹,是新时代促进城乡有机融合的思想指南。


(三)生态要义:建设看见乡愁的生态文明新形态


生态是乡愁的主题。没有看得见的青山绿水,乡愁只能是看不见的回忆。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肆意破坏乡村山水环境和城市古建筑,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拓展空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不见青山绿水。这催生了人们的生态乡愁,使人们开始怀念乡村山水和田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乡愁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记住乡愁、留住乡愁的核心也在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传承历史文化记忆。


习近平深邃地看到了乡愁的生态意蕴,乡愁即生态,生态即乡愁。留住乡愁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生态乡愁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生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是乡愁的环境要义。乡愁的本质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谈道:“云南有很好的生态环境,一定要珍惜,不能在我们手里受到破坏。”“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自然生态是乡愁的环境承载,没有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们的乡愁记忆将无处安放。要“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二是人文生态。记住历史、留住记忆是乡愁的人文要义。习近平在潮州考察时谈道:“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同时,习近平还身体力行地推进城市乡愁记忆的传承与保护。他在浙江省任职时强调加强对西湖文物古迹的保护,在福州市任职时推进了一批名人故居、传统街区的保护,在福建省任职时重视客家生态文化的保护。


可见,在习近平看来,乡愁是绿色的、是人文的。留住乡愁不仅使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明确的标准和原则,而且点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层面:既要保护自然生态的乡愁,也要保护人文生态的乡愁。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地保护山水,而是要融入人们对乡村田园、青山绿水的情感记忆,要融入历史文化、民间技艺、节日习俗等文化底蕴,把自然的乡愁与人文的乡愁结合起来,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构建看见乡愁的生态文明新形态。因此,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着眼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绿色乡愁和人文乡愁。以乡愁为价值追求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展现出更新的时代气息、更强的文化品质和更深的情感内涵。


(四)人的要义:“记住乡愁”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在时间轴上,乡愁是对过去记忆的情感表达,因而乡愁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的命题。无论是物质记忆的乡愁,还是非物质记忆的乡愁,都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创造和积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乡愁反映人与物的一种情感联系、人与自然的共生形态。人是乡愁的主体,既是乡愁的创造者,也是乡愁的享受者。乡愁因人而起,人因乡愁而聚。乡愁的中心始终是人,留住乡愁的精髓是留住人,乡愁因人的更好生活、更好发展而存在。


习近平非常重视人民的中心地位,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记在心里,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乡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深藏于内心深处、对过往美好事物的记忆,体现和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从这一点看,人们表达乡愁的实质是在表达自身对现代化发展的诉求。因此,习近平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论述乡愁,既看到了乡愁的人民诉求性,也看到了留住乡愁行动的人民主体性。他始终围绕人民幸福这个中心点,对人民与乡愁的主客体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一方面,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习近平既强调“要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以多样化为美,把挖掘原生态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也强调“城市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传承乡愁必须尊重“物化乡愁是人民的智慧创造”的客观历史事实,因而,保留乡愁也必须融入人的生活和情感。乡愁既体现了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体现了对人民现实主体地位的尊重。留住乡愁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留住乡愁、记住乡愁是对人民情感诉求和生活诉求的尊重和回归。乡愁集中反映了快速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美丽生态的向往,是一种对有别于现代化快节奏生活的慢生活、静生活的美好追求。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他也强调城镇化要“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既要保护古代建筑,也要保护近代建筑;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要保护精品建筑,也要保护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居及地方特色的民俗”。由此可见,习近平将乡愁视为一个民生问题,乡愁即人民诉求。留住乡愁的民生意义是要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内容上,留住乡愁既要留住中华民族的共性乡愁,也要留住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个性乡愁。记住乡愁的深层政治含义是使人民满意、人民幸福。只有坚持以人民的情感需求为导向,强化人民在留住乡愁、记住乡愁中的主体地位,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落脚点,才能保证所留住的乡愁是有人情味的、有历史文脉的、有文化气息的。从人的情感需求出发去理解乡愁,乡愁就是美好的、幸福的;反之,则是消极的、忧虑的“愁乡”。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突显人民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群众基础,高度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五)文化要义:在传承乡愁记忆中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乡愁的核心。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根源于现代文化与人们所归依和寄托的传统文化的冲突。在这个意义上,乡愁亦是人们的文化反思,是文化寻根的体现。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家园。中华优秀文化既有自然质朴的农耕文化,也有历史厚重的城市文化。这些文化元素镶嵌在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载体中,内化为中华儿女的情感,成为中华儿女独特的乡愁记忆。乡愁的文化元素在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边缘化,甚至趋于消逝,使城乡居民感到文化焦虑,催生文化乡愁。文化记忆亦是乡愁记忆。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记忆,才会形成乡愁;有乡愁,才会有文化凝聚力,才会凝结成奋斗前行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的乡愁论述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髓,彰显了绵延不息的大国文化自信。“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体现为人民大众的广泛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形成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文脉。乡愁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积淀的农耕文化和城市文脉。对于中国人而言,乡愁是一种久远的情感,古人不仅表达乡愁,而且以诗词书写乡愁。乡愁因文学史而内嵌于中华文化之中,上升为一种乡愁文化。丢掉了乡愁文化也即“愁乡”。乡愁的文化意义在于期望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好这些优秀文化。习近平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乡愁,将乡愁与中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记得住乡愁’,就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中华文化基因。”留住乡愁就是保护历史、传承文化;而传承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增强文化自信。习近平将留住乡愁上升到文化自信的高度,剖析了乡愁与文化自信的逻辑关系。传承文化意在“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留住乡愁意在“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可见,在习近平看来,留住乡愁等于传承文化,只有留住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和中华儿女的情感驻地,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定力,进而生成文化自信。回到乡愁的文化根源看,乡愁唤醒的是人们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记忆与归依,记住乡愁、留住乡愁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与归属,是文化自觉,更是文化自信。习近平关于乡愁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民族血脉、家国情感的文化底蕴和大国气度,是坚定文化自信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客观体现。


三、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助力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更有深度的城乡融合、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践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方法意义。


(一)助力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文化软实力是公民对本民族、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日益加剧的全球化导致社会上充斥着各种文化思潮,有人鼓吹通过全盘吸收外来文化来建设中国现代文化,有人宣扬摒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些观点都是弱化自我、弱化历史的言论,都是非常错误的。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要立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底气。“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它包括农耕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前者体现为乡村文化,包括生产文化、生活文化、节日文化、村落形态以及“邻里守望相助”“天人合一”等伦理道德观念;后者体现为城市历史上遗传下来的古迹、典故、山水景观以及顺应自然等城市建设理念。它们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也是乡愁的重要元素。基于农耕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的乡愁彰显中国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有多么悠久的农业文明,就会有多么浓郁的乡愁。乡愁背后的文化就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实力和文化资本。习近平把乡愁与国家文化建设联系起来,强调在传承、保护、建设和发展中华文化中增强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留住乡愁中增强文化软实力。


一方面,乡愁背后的农耕文明是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习近平不仅将农耕文化视为乡愁的文化之根,也将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视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同时,习近平提出了农耕文化传承与建设的具体实践思路。“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


另一方面,乡愁背后的城市历史文化同样也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关于城市历史文化建设,习近平指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在习近平看来,农耕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共同构成乡愁文化体系,它们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文化底气、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清晰地阐释了乡愁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内在关联,留住乡愁就必须传承好农耕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乡愁的文化本质是在全球激荡的文化浪潮中找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家园,在留住乡愁的行动中形塑和强化文化自豪感和文化归属感,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谱写“乡愁中的中国”。


(二)促进更有深度的城乡融合


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现的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的、机械式的融合,而是一种深度的、双向的、有机的融合。这就要求必须找到城乡发展中的共同点,在城乡之间形成最具黏性的联结纽带,“就是要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从而在城乡深度互动中实现城乡有机融合。


人是发展的最根本要素。城乡融合说到底是人的互动融合。只有城里人和农村人保持高频度的多元互动,才会带动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要素的互动,进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人的社会性属性决定了人必须过一种情感生活。“中华民族历来重真情、尚大义。”饱含家国情怀、血缘亲情的乡愁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情感。每逢团圆佳节,城乡之间都会呈现一派繁忙互动景象。“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其乐融融,喜气洋洋。”城乡流动的根本原因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和乡情,是融进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但它也说明城乡之间有共同的乡愁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可以变城乡流动为城乡互动,可以为城乡深度融合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感动力。农村有城里人的乡愁,城里有农村人的乡愁,农村乡愁与城市乡愁交互融合,可以形成常态化的、深层次的情感融合。乡愁对于城乡居民来说,是共同的、相通的情感。如果城乡在乡愁情感上形成了城乡共鸣,实现了城乡情感融合,就为其他方面的城乡融合奠定了基础。习近平认为:“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三代,大都来自农村,只要有机会,很多人都有回报家乡的愿望。‘乡情牌’、‘乡愁牌’打好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渠道疏通了,对乡村振兴将会产生很大作用。”这说明,乡愁在城乡融合中具有黏合剂、促融剂的功能。只有留住这种共同情感的物质基础,才能强化城乡居民的情感归属和情感认同,才能逐渐消除城里人和农村人的认知差别,使他们形成情感上的融合和互动。因此,留住乡愁的具体实践必须把城市和乡村统筹起来,以满足城乡居民的家乡情感、生活情感、历史情感和文化情感为目标。只有留住了属于中国城市和中国农村的乡愁,才能吸引城乡居民双向流动,寻找乡愁、共享乡愁,形塑城乡文化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最终形成城乡有机融合体。可见,习近平眼中的乡愁不是静态的、单一的,而是城乡互动共享的,是城乡融合的纽带。留住乡愁所引致的双向流动式寻找乡愁是城乡融合的有效实践方法。


(三)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践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关键在于找到有效的路径,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方式振兴乡村。乡愁是一种有“根”的情感,它有特定的载体。具体来说,乡愁的载体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载体,包括山川河流、历史文化遗迹、街巷民居、古树古井等;另一种是非物质载体,包括节日风俗、民间技艺、文化活动、田园生活等。乡愁的情感与乡愁的载体是统一的。乡愁情感的滋养以乡愁载体的延续为基础,乡愁载体因为乡愁情感的温润而获得活力。在乡村振兴中,乡愁可以凝聚人心、汇聚认同,是乡村振兴的情感资源。只要找到合适的转换机制,乡愁的物质载体或非物质载体就可以成为乡村振兴中重要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生态资源和治理资源。习近平以发展和建设的视野审视乡愁,将乡愁情感要素化、资源化、方法化,为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践提供了现实指导。在留住乡愁中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践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在建设乡愁中形成乡愁产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贫困地区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既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也延续了文脉、留住了乡愁。”这充分说明,乡愁情感可以实现经济转化。乡愁的载体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要善于利用乡愁、活化乡愁,以乡愁的文化元素和生态元素等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业、康养产业等乡愁经济,推进乡愁产业化,让乡愁生出致富路。


二是在打造乡愁特色中吸引人才,实现乡村人才振兴。有乡愁的地方就会吸引人,更会留住人。正如习近平所说:“一个地方的幸福感确实很重要,每个地方都有他自己的东西”,“就是要记得住乡愁”,“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确实是留得住人”。可见,乡愁可以解决乡村振兴中“无人来、难留人”的困局。习近平强调要“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激励各类人才到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各地乡村要积极打造乡愁品牌,利用乡愁情感吸引人才主动返乡、回乡建设乡村。


三是在传承乡愁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是乡愁的重要内容。留住乡愁的核心是保存村落历史遗迹和自然风貌、传承节日文化和家风家教、发展民间技艺,激活乡村文化的活力,繁荣乡村文化事业,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在实践中,要“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走出一条以乡愁文化振兴为核心的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四是在留住乡愁中建设宜居村庄,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生态性是乡愁的环境属性。只有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才能承载乡愁。乡愁的生态元素、生态意境是乡村生态振兴的资源和抓手。留住了乡愁的生态元素,也就为村民创造了宜居宜人的环境。


五是在乡愁载体建设中形成公共议题和公共行动,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只有全体村民共同参与乡愁载体建设,才能共享乡愁。乡愁具有治理资源属性。共同的乡愁情感纽带可以在村民之间形成高强度的横向联结,重塑和增强村庄公共性,凝聚人心,形成一致性认同;留住乡愁的建设行动则为村庄治理提供了公共治理议题、为农民提供了公共参与契机,可以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乡村建设行动的凝聚力和组织力,推进乡愁情感共同体向村庄治理共同体的转化,形成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机制。


总之,习近平深度剖析了乡愁的情感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治理价值和生态价值,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价值链条,只要利用得好,完全可以推进高质量的乡村振兴实践。在留住乡愁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可以避免乡村振兴实践的单一化、标准化和统一化,可以丰富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也可以在乡村现代化建设中彰显乡村个性与特性。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今世界充满诸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因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上,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中华民族在面对每一次战争和灾害时总能浴火重生,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华文化的支撑力和联结力。乡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寄托。它所蕴含的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力,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现实看,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份独特的乡愁;每一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乡愁。尽管内容有所不同、形式有所差异,但它们组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乡愁。因此,习近平在阐述乡愁时,既着眼于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人,又着眼于中华民族整体。“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乡愁的内涵是人们对故土家园的眷念、对历史印迹和生活记忆的怀念,是一种爱家爱乡爱国的情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属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属于中国的每一个民族,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情感,是一种向上向善的文化情怀。因此,乡愁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凝聚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乡愁意识所蕴含的文化凝聚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因此,留住乡愁有助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纽带和精神命脉。在实践中,人们可以对乡愁文化和地方性文化作出各具特色的描述,从而提炼、整合、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也就是说,应深入挖掘每个民族、每个城市、每个村庄的乡愁内容、乡愁情感、乡愁形式,汇聚成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乡愁文化体系,将共同的情感滋养和文化认同凝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乡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关系,还将乡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功能付诸实践。2014年2月18日,习近平设宴招待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及其夫人时,精心准备了陕西特色的羊肉泡馍、肉夹馍及“biangbiang面”,用浓浓的乡愁表达了海峡两岸情系一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源远流长的情谊。乡愁可以激活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在情感和文化的层面上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齐心聚力的格局,共同铸就伟大的中国梦。同时,通过留住乡愁的中国实践,既可以很好地回答“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对待乡愁”这一世界性议题,也可以让全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乡愁和中华文明,以文化共享共融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四、结语


习近平关于乡愁重要论述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乡愁进行了科学、辩证和系统的阐释,不仅赋予了乡愁新的内涵和时代特性,而且将乡愁内化为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升华为文明范畴的重要命题。中国式现代化要走中国道路,要实现的是能记住和留住中国乡愁的现代化。中国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也以留住中国乡愁为基础。“乡愁中国”的谱写和实践必将为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乡愁”这一世界性议题提供中国方案。


编辑:孙茹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部